生態已遭嚴重威脅,日本6月起禁止出售或放生小龍蝦,據日媒報道,從6月1日起,日本將把小龍蝦和彩龜列為附條件特定外來生物,禁止出售或放生,違者將面臨最高3年監禁或最高300萬日元的罰款。日方稱,小龍蝦和彩龜是外來物種,已嚴重影響日本生態系統。

那么日本的小龍蝦是如何泛濫成災的呢?上世紀初,日本興起了吃牛蛙的熱潮,為了養殖牛蛙,日本尋找飼料,于1927年引進了美國的小龍蝦。然而這一引進,就給自己帶來了天大的麻煩。
日本禁止出售或放生小龍蝦
因為小龍蝦喜歡挖洞當窩,攻擊性強。因此,蝦對農田蓄水和灌溉造成了嚴重的破壞。甚至在一些大壩上,小龍蝦打出的洞最終會導致潰壩的嚴重后果。由于它的好斗性,常常容易與當地的一些物種發生沖突,如蟹、蝦等。因為小龍蝦不需要很強的生存能力,而且數量多,小龍蝦基本存在的地方就會壓迫其他物種的生存空,甚至導致其他物種的滅絕。
小龍蝦幾乎可以吃掉水中的任何物種,這給許多農田的作物造成了損害。如果出現在魚塘里,后果會更嚴重。魚塘里的小魚會被小龍蝦捕食。就算小龍蝦不捕食,也會用鉗子把這些魚苗打死。因為小龍蝦天生好斗,領地意識強。所以它們生活的地方會影響其他物種,沒有天敵。吃牛蛙的熱潮很快褪去,但小龍蝦卻逐漸泛濫,它們胃口奇好,不挑食,繁殖能力超強,壓榨了日本本土生物的生存空間,在江河湖泊甚至稻田等均能看到它們的身影,已經影響到了當地農作物的生長。
而且由于對小龍蝦的偏見加上當地的飲食習慣生食,所以小龍蝦在當地沒有資格被端上人類餐桌,于是愈發泛濫起來。2015年,為了治理小龍蝦泛濫,日本提出了三個原則,分別是不任意丟棄、不任意放生、控制其蔓延,結果效果并不顯著,于是他們將小龍蝦列入外侵物種名單,并禁止售賣、禁止放生。日本國會表決通過了修訂后的外來生物法,今后將禁止出售或放生克氏原鰲蝦,俗稱小龍蝦,不過可以作為寵物飼養。
日本立法禁止出售或放生小龍蝦 但可作為寵物飼養,修訂后的外來生物法旨在強化對可能影響生態的外來物種的對策。日本政府爭取一年內施行該法。報道稱,由于將小龍蝦作為寵物飼養的行為在日本很常見,如果禁止飼養恐致飼養者將其放生,從而造成更大的破壞。
文章來自:衡水新聞網,載請注明出處!